博客

发现我们最新的想法、见解和更新

August 17, 2025

消除决策疲劳:利用 AI 驱动的默认设置简化选择

为什么到中午时选择变得不可能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况。到了下午两点,我感觉自己的大脑就像过度煮烂的意大利面。浏览任务清单时,每一项任务看起来都同等重要、同等令人疲惫。我的精力被耗尽,连选择下一个任务都变得不可能。 这种精神疲劳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:决策疲劳。自我消耗(ego depletion)的研究表...

阅读更多 1分钟阅读

August 12, 2025

呼吸、言说、行动:声音锚定的微正念

我曾认为正念需要在坐垫上不间断地静坐二十分钟。现实生活很少提供这种奢侈——日程提醒频频响起,邮件讨论不断蔓延,我的大脑在当前任务尚未结束前就已飞奔向下一个截止日期。随着时间推移,我发现了一个更温和的真相:正念可以融入缝隙间。一个三秒钟的呼吸加上一句轻声自我提醒,就能在不打乱一天节奏的情况下重置注意力。...

阅读更多 1分钟阅读

August 07, 2025

昼夜节律生产力:让任务与大脑的自然节奏同步

调谐你的生物钟 我曾经用咖啡因和纯粹的意志力来熬过漫长的下午,一度坚信生产力只取决于自律。直到我发现自己的能量高峰和低谷,一切才发生了变化。我们的大脑会以可预测的模式波动,这就是所谓的昼夜节律。当我们在大脑的活跃期安排高强度任务时,更容易进入专注状态,创造力也能自然而然地涌现。 本文将指导你识别自己的...

阅读更多 1分钟阅读

August 02, 2025

即时心流:在碎片化工作日中黑客式管理注意力

为什么注意力感觉像流沙 我曾以为进入心流需要一大段不受打扰的时间。实际上,我的日程更像是一块由碎片化会议、跑腿购物、快速头脑风暴和家庭沟通拼凑而成的拼被。到中午时分,我就会感到心神散乱、精神疲惫,甚至觉得创造力是一种我负担不起的奢侈品。 如果这听起来很熟悉,你并不孤单。现代工作生活依赖频繁的上下文切换...

阅读更多 1分钟阅读

July 28, 2025

微习惯架构:借助助推科学打造持久习惯

为什么小步骤能带来大胜利 我曾经认为,真正的改变需要盛大的举措和大量的日常投入。每周开始的时候,我总是决心每天冥想一小时、写一千字,或在黎明时分去健身房。但到了周三,内疚与倦怠便涌上心头,我就会放弃一切。如果你也经历过这样的挣扎,你并不孤单。在生活繁忙、各种优先事项争先恐后的情况下,要实现重大的行为改...

阅读更多 1分钟阅读

July 23, 2025

数字净化:为可持续专注制定通知“饮食”

面对通知洪流 我仍然记得那一刻——我意识到自己几乎被通知淹没。手机每隔几分钟就会震动,弹出横幅、角标和提示音,不断向我索要注意力。一天结束时,我的大脑浑浊不堪,任务清单却几乎毫无进展。如果你也曾疯狂地划掉各种提醒,只为了赢得一次深入工作的机会,你并不孤单。 通知本应让我们保持信息通畅和连接状态,却变成...

阅读更多 1分钟阅读

July 16, 2025

自动化问责:AI 助推机器人如何让你保持正轨

为什么我们渴望问责 我曾是那种脑海中要处理十来件待办事项的忙碌职场人,时常在心里保证一定会去完成……然后很快就把它忘得一干二净。 我们都知道,伴侣、朋友或导师都可以充当我们的问责啦啦队员。他们提醒我们截止日期,为我们的成果喝彩,或者在我们懈怠时给我们温和的推动。但说实话,人类啦啦队也有自己的日程:他们...

阅读更多 1分钟阅读

June 04, 2025

微小胜利,宏观动量:庆祝每项任务背后的神经科学

我们中很少有人在回复发票后开香槟庆祝,但大脑渴望一种“干得好”信号。没有它,动力就会消退,日常也会陷入停滞。了解微小胜利如何驱动行为,为可持续势能提供了一条捷径。 多巴胺是大脑的保存按钮 当一个任务完成并出现愉悦提示时,中脑会释放多巴胺。这种激增不仅令人愉悦:它将已完成的行为刻印到记忆中,...

阅读更多 1分钟阅读

May 16, 2025

ADHD友好型高效:如何设计真正有用的工具

对于 ADHD 患者来说,一个早晨可能是没吃完的麦片、陷入社交媒体的兔子洞,以及突然想起中午到期的账单。那些“只要写个清单”的建议忽略了真正的困难:清单会消失,频繁切换任务令人疲惫,而迈出第一步往往感觉像被黏在地上。 理解核心障碍 当未来还很抽象时,时间会觉得如同流沙。开始一项任务比完成它...

阅读更多 1分钟阅读